刘斯宏老师邀请中科院马巍研究员、四川大学刘恩龙教授做关于冻土方面的报告
2019年1月22日,应河海大学水工结构研究所所长刘斯宏所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马巍研究员、四川大学刘恩龙教授来到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并做了关于寒区水工岩土科学与工程问题的主题报告,报告吸引了水电院、土木院以及南科院大量博士生、硕士生的参加。
报告开始之前,刘斯宏教授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了两位主讲人的基本概况。马巍研究员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是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青藏铁路首席科学家,兼任国际冻土协会执委,WCRP/CLIC及IUGG/IAC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长,《冰川冻土》、《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副主编,《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力学》、《土工基础》、《天然气地球科学》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冻土强度与蠕变、深土冻土力学、冻土细微结构、冻土热学以及冻土区路基稳定性和保护冻土技术等方面研究。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16项,其中国家奖3项(特等奖1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4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译著10余部,参编国家和行业规范4部,获发明专利19项。刘恩龙教授是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导师为中科院院士沈珠江先生。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交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分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和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国际杂志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编委。主要从事岩土材料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土动力学与高土石坝工程、颗粒物质的微观力学、冻土本构关系与水-热-力耦合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首先,马巍研究员向我们做了题为《我国冻土工程研究进展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主题报告,主要讲述了冻土的特点与冻害特征、我国冻土区的一些重大工程以及冻土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整个报告过程精彩绝伦,得到了一阵阵掌声。除了主题报告内容之外,马巍研究员还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学术研究的方法,让每一位参会人员都切身体会到了一位科学家的严谨态度。
随后,刘恩龙教授向我们分别做了《基于多孔介质热力学的冻土本构理论与水热力耦合数值分析》、《颗粒破碎-力链屈曲的微观力学分析》两个方向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丰富严谨、理念超前,虽然报告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是却引发了听者的深入思考。
紧接着,刘斯宏教授向与会人员简要的介绍了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近年来所做的关于寒区水工岩土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最后,由刘斯宏教授向与会人员做总结发言,刘老师指出做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的态度、要有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要深入,综合分析各类要素,则研究视野就会变得豁然开朗。相信通过这次专家报告会,我们每位参会人员都是收获颇丰。再次热烈祝贺本次寒区水工岩土科学与工程问题主题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