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宏老师邀请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韦昌富做学术报告

       2018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韦昌富,副研究员董毅应邀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芝纶馆406会议室进行学术报告,报告吸引了大量水利水电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前来参加。
       报告伊始,由刘斯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韦昌富研究员的基本情况。韦昌富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目前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非饱和土专业委员会(TC106)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学科方向组组长、博士生导师。韦昌富研究员长期从事多孔隙介质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岩土介质化学——力学耦合、非饱和土的本构模型及非平衡渗流、含天然气水合物土的力学特性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1.jpg       韦昌富研究员为我们做题目为《岩土介质化学—力学耦合问题》的学术报告,首先提出化学效应与岩土力学耦合时,情形会变得复杂。并介绍了岩土介质中的化学物理过程,岩土介质连续理论现状,提出如何在宏观力学理论的框架上描述物理化学效应的疑问?最后韦昌富研究员从宏观角度提出一种化学—力学耦合问题的本构模型,并且可以很好得解释一些微观问题。报告的最后,韦昌富研究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亲切友好互动,细致耐心地回答了多个问题,现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2.jpg       随后,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毅为我们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Dependency of Poission’s Ratio on Water Content for Unsaturated Soils》。刘斯宏老师向大家介绍董毅博士的基本情况,现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董毅博士为我们介绍了非饱和土泊松比与含水量的关系,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思考。
       本次报告圆满结束,最后由刘斯宏老师做总结发言,指出做学术要用心,像泊松比这种常见的概念董毅博士可以做这么深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坚信在这种研究态度下,学术研究可以大有发展。